您好!欢迎光临深圳市润泽五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,我们竭诚为您服务!

专业一站式PCBA智造工厂

打造电子制造行业领军品牌

服务咨询热线:

龙经理:13380355860(微信同号)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>常见问题 >

PCB板怎么会开裂或者有气泡?

  • 发表时间:2025-10-30 16:53:04
  • 来源:本站
  • 人气:10

PCB板出现开裂或气泡是常见的制造缺陷,可能由材料、工艺、环境或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导致。以下是具体原因及分析:

一、PCB板开裂的原因

  1. 材料问题

    • 基材质量差:使用低等级的玻璃纤维布或树脂(如FR-4中树脂含量不足),导致板材韧性差,易在应力下开裂。

    • 铜箔与基材结合力弱:铜箔与基材间的粘结层(如环氧树脂)存在缺陷,如厚度不均或固化不完全,导致分层或开裂。

    • 阻焊层或字符层附着力差:表面涂层与基材结合不牢,受外力时易剥离。

  2. 制造工艺缺陷

    • 沉铜、电镀或蚀刻液浓度、温度控制不当,腐蚀基材或导致铜层与基材分离。

    • 清洗不彻底,残留化学物质在高温下挥发或反应,产生应力。

    • 钻孔时钻头转速过高或进给速度过快,导致基材纤维撕裂或烧焦。

    • 铣削边缘时刀具磨损,产生毛刺或微裂纹,后续受热或机械应力时扩展为开裂。

    • 层压温度过高或时间不足,导致树脂未完全固化,内部应力残留。

    • 层压压力不均,造成板材内部结构疏松或局部应力集中。

    • 层压工艺问题

    • 钻孔或铣削损伤

    • 化学处理不当

  3. 环境与使用因素

    • 吸湿后的PCB在高温焊接时,水分汽化产生蒸汽压力,导致分层或爆板。

    • 安装时螺丝拧紧力过大,或PCB弯曲半径过小(如柔性板折叠过度)。

    • 运输或振动导致PCB与连接器、元件间产生微动磨损,引发疲劳开裂。

    • 焊接时温度骤变(如手工焊接与回流焊温差过大),导致基材膨胀系数不匹配,产生热裂纹。

    • 长期高温环境(如电源模块)使树脂老化,脆性增加。

    • 热应力

    • 机械应力

    • 湿度影响

  4. 设计缺陷

    • 布局不合理:元件分布不均导致局部应力集中(如大质量元件靠近板边)。

    • 孔位设计不当:过孔或安装孔距离板边过近,削弱结构强度。

    • 层数与厚度不匹配:高多层板厚度不足,或层间铜箔分布不均,导致抗弯能力差。

二、PCB板气泡的原因

  1. 层压过程问题

    • 树脂流动不均:层压时树脂未充分填充玻璃纤维布间隙,形成空隙。

    • 真空度不足:层压前未彻底抽真空,残留空气在高温下膨胀形成气泡。

    • 固化温度曲线不当:升温过快导致树脂挥发物未及时排出,或降温过快导致内部应力收缩形成气泡。

  2. 材料吸湿

    • 基材或半固化片(Prepreg)暴露在潮湿环境中,吸湿后层压时水分汽化形成气泡。

  3. 化学处理残留

    • 沉铜或电镀前清洗不彻底,残留油污、指纹或氧化层,导致镀层与基材间结合不良,形成气泡或空洞。

  4. 焊接过程影响

    • 回流焊温度过高:导致助焊剂或残留物挥发,在焊点与PCB间形成气泡。

    • 波峰焊氧化:焊锡槽氧化严重,焊接时产生气孔。

三、解决方案与预防措施

  1. 材料选择

    • 选用高质量基材(如高Tg值FR-4)和铜箔,确保层间结合力。

    • 控制半固化片(Prepreg)的储存环境,避免吸湿。

  2. 工艺优化

    • 层压:严格控制温度、压力和时间,确保树脂充分固化。

    • 钻孔/铣削:使用锋利刀具,优化转速和进给速度,减少机械损伤。

    • 化学处理:定期更换蚀刻液、沉铜液,加强清洗流程。

  3. 环境控制

    • 焊接前对PCB进行预烘(如120℃×4小时),去除吸湿水分。

    • 控制生产车间温湿度(如相对湿度<50%)。

  4. 设计改进

    • 避免板边密集布孔,增加安装孔与板边的距离。

    • 优化元件布局,减少局部应力集中。

  5. 检测与测试

    • 使用X-Ray检测层间气泡或空洞。

    • 进行热冲击测试(如-40℃~125℃循环)验证抗裂性能。

四、典型案例

  • 案例1:某电源模块PCB在高温环境下开裂,原因是基材Tg值过低(130℃),长期工作后树脂软化。

  • 案例2:某通信板出现层间气泡,经检测发现层压前半固化片吸湿率超标(>0.2%)。

  • 案例3:某消费电子PCB在安装时螺丝孔周边开裂,原因是孔位设计距离板边过近(<2mm)。

通过系统分析材料、工艺、环境和设计因素,可有效定位PCB开裂或气泡的根源,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产品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