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CBA加工中如何杜绝SMT锡珠产生?
- 发表时间:2025-11-19 10:10:05
- 来源:本站
- 人气:3
在PCBA加工中,杜绝SMT锡珠产生需从材料管理、工艺优化、设备控制、环境管理四大核心环节入手,结合具体生产场景实施系统性防控措施。以下是具体解决方案:
一、材料管理:从源头控制锡珠风险
焊膏选择与储存
选用高品质焊膏:优先选择金属含量高(质量比88%-92%)、氧化度低、活性适中的焊膏,减少焊接时金属粉末结合阻力,降低锡珠形成概率。
严格储存条件:焊膏需冷藏(0-10℃)保存,使用前回温至室温(通常2-4小时),避免因温度骤变导致水分吸收或溶剂挥发异常。
控制使用周期:开封后焊膏需在规定时间内用完(通常24-72小时),过期焊膏因活性降低易产生锡珠,需报废处理。
PCB与元器件处理
PCB烘烤:对含BGA、QFN或密脚元件的PCB裸板,需在120-150℃下烘烤2-4小时,彻底去除表面水分,防止回流焊时水分汽化炸裂产生锡珠。
元器件检验:确保元件引脚无氧化、弯曲或长度不均,避免焊接时应力集中导致锡珠飞溅。
二、工艺优化:精准控制焊接过程
钢网设计与印刷工艺
钢网开口优化:根据元件规格调整钢网厚度(0.12-0.17mm)及开口尺寸。例如,0402/0201器件采用激光微孔钢网,密脚元件使用阶梯钢网(Step Stencil)减少锡量。
印刷参数调整:控制刮刀速度(30-100mm/s)和压力(0.1-0.3kgf/cm²),确保锡膏成形完整且均匀,避免印刷偏移或坍塌。
钢网清洗:定期清洗钢网(每10-20次印刷清洗一次),防止残留锡膏堵塞开口或污染PCB。
贴片精度控制
设备校准:定期校准贴片机吸嘴高度和压力,确保元件贴装位置精度±0.05mm以内,避免锡膏被挤压至焊盘外。
视觉系统维护:保持吸嘴与视觉系统清洁,防止元件偏移或识别错误导致焊接不良。
回流焊温度曲线管理
预热区:升温速率控制在1-3°C/s,维持60-120秒,充分挥发溶剂,避免沸腾溅锡。
回流区:峰值温度控制在235-245°C(无铅焊料),确保焊料充分熔化但不过度汽化。
冷却区:冷却速率不超过4°C/s,防止锡液飞溅或冷热应力导致焊点开裂。
三、设备控制:减少人为与机械干扰
手工焊接管理
操作规范:严格限制手工加锡甩锡动作,使用专用收纳盒收集锡渣,及时清理工作台面。
目视检查:对手工焊接元件周边SMD元件进行100%目视检查,重点查看焊点是否被触碰溶解或锡珠残留。
设备维护
焊锡炉环境:保持焊锡炉干燥清洁,避免湿度过高(建议相对湿度<60%)或杂质污染焊料。
激光焊接参数:若采用激光焊接,需调整激光功率、焊接速度和焦距,确保锡膏在适当温度下熔化,减少局部过热导致锡珠。
四、环境管理:消除外部干扰因素
湿度控制:生产车间湿度需维持在40%-60%RH,避免PCB或元器件吸潮导致焊接时汽化炸裂。
防静电措施:使用防静电工作台、手腕带和离子风机,防止静电吸附灰尘或损伤元件,间接减少锡珠风险。
通风管理:避免气流直接吹向锡膏印刷区域,防止溶剂挥发过快或锡膏偏移。
五、品质检测与反馈:闭环控制锡珠问题
在线检测:
SPI锡膏检测:印刷后检测锡膏厚度、体积和位置,及时修正印刷偏差。
AOI自动光学检查:回流焊后检测焊点形态、短路或锡珠残留,自动标记不良品。
首件确认与巡检:每批次生产前确认首件质量,生产过程中每2小时巡检一次,防止问题批量扩散。
数据追溯:记录锡珠发生位置、频率及关联参数,分析根本原因并优化工艺。
案例验证:某企业锡珠率下降90%的实践
某PCBA代工厂通过以下措施将锡珠率从0.5%降至0.05%:
钢网优化:对0201元件改用激光微孔钢网,锡膏印刷量减少30%。
温度曲线调整:预热区升温速率从5°C/s降至2°C/s,锡珠减少70%。
手工焊接管控:增加QC目检工序,手工焊接相关锡珠问题彻底消除。
通过系统性防控,企业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,还降低了返修成本,增强了客户信任度。
【上一篇:】PCB线路板贴干膜会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
【下一篇:】没有了!
- 2025-03-20怎么选择深圳SMT贴片加工厂?
- 2025-02-20深圳SMT贴片加工如何计算报价?
- 2025-11-19PCBA加工中如何杜绝SMT锡珠产生?
- 2025-11-18PCBA加工组装知识了解
- 2025-11-18使用高密度电路板有哪些好处
- 2025-11-17SMT贴片加工:常见的三大问题
- 2025-11-17PCBA贴片加工生产防静电要求
- 2025-11-13PCBA包工包料和包工不包料区别
- 2025-11-13SMT贴片加工中焊膏该如何选择?
- 2025-11-13PCBA加工质量的改进方法




